2011年3月30日星期三

讀杜牧 (1)

生存在僵化無聊的考試制度,面對中文科,就要讀點文言文。看多一點,起碼考試時一看文言文不會腳軟。但能否領略當中深層意義,就要看您是不是用心去看。筆者不特別喜歡文言文,但因為自己中文水平低下,唯有用心研習,亡羊補牢。

幾核突的畫像
在圖書館借了一本薄薄的書,淺淡杜牧,現在再深入了解一下。

無聊的生平

杜牧和很多詩人一樣,想做官,熱中。他為人也和其他詩人一樣,堅守原則,雖然朝庭奸佞為患,但他不願同流合污,仕途於是不得意。講到這裡,我也覺得很無聊,這些詩人生平個個千篇一律,大家若然胡亂堆砌,應該都能編出一半。

杜牧晚年居於長安南樊川,有《樊川詩集》二十卷傳世。

姓杜的悲哀

杜牧出生晚唐,杜甫在他出生之時,已經去世了很久。由於杜甫才華橫溢,天生神力,在區別杜甫和杜牧時,杜牧叫「小杜」。杜甫與李商隱同樣屈居第二,李白杜甫叫「大李杜」,杜牧李商隱則稱「小李杜」。

然而,清代洪亮吉評說︰「文不同韓、柳,詩不同元、白,復能於四家外詩文皆別成一家」。由於可見,杜牧有智慧,他跳出前人定下的規限, 自成一家。有些人天生異品,無人能及,而有些人則取人長處,去其不足,集各家之大成,自立門戶。杜牧是後者,而他正是我們可以追隨的對象。

從墨寶開始

杜牧唯一僅存的墨寶,其親書的《行書張好好詩》,很珍貴。更甚的是,這亦是唐朝詩人萬中無一的僅存墨寶,現居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想想這墨寶見證了的中國史上大小之事,由五代十國天下大亂,宋朝之後中國被夷狄所據,再到清朝慈禧簽下數之不盡的不平等條約,然後日寇侵華,國共內戰……可知其價值連城。

所以讀杜牧,可以先從《張好好詩》開始,在這裡假設閣下中文水平還可以,否則略過這篇文章, 遲些我們讀他的詩。

2011年3月27日星期日

《大地之網》延伸學習 (5) 城市

城市,裡面包羅萬有,人、舖、路、車、設施、基建、高樓大廈、飛禽走獸……

城市無其不有,充滿色彩。不過,也可以一無所有,死氣沉沉,只充斥住一條條高速公路,一間間倒模的店舖,一個個匆匆來往的人。

我們看到香港裡一座座新落成的商場,裡面是一式一樣的連鎖店。大商場前是馬路,馬路如一條條刀痕,劃開了小商店。而城市人滿臉愁容,匆匆而過,對這一切好像莫不關心。

城市不斷的發展,如何剝奪了它原本的色彩和魅力呢﹖

高速公路如利刃

《大地之網》裡引用芝加哥做例子。


芝加哥確實被公路和鐵路纏繞。引用作者的句字︰「社區的生命力來自人的往來,沒有人在街上行走那就難以興旺。高速公路和鐵路線,很多時候就像是一條絕對的屏障,限制了很人的流動。」

簡而言之,就是大家都駕車搭地鐵,街上無人流,有特色的店舖就不能存活下去,城市失色。

高速公路無疑縮短了社區之間的距離,但同時卻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甚至如利刃,割斷了彼此的聯繫。以前往來兩個社區,要走很多路,看很多人,見很多事,但有了高速公路,人們待在車裡面,在公路上奔馳。除了原本在街上的商舖吃虧,人與人之間可以交流的機會也少了。

現在我們將芝加哥的例子套回香港,實在有相似之處。高速公路割斷小商店財路,減少人與人之間交流機會的情況,在連接兩個社區的地方最為顯注。以紅磡到尖沙咀做例子,如果用走的,走出了熱鬧的紅磡市區,到了紅磡灣,那裡除了一幢幢的住宅,甚麼也沒有,了無生氣。再走上天橋,是寂靜的,橋上有人在跑步,有人在看風景,但是沒有人的交流。連接兩個社區的中間,冷清得很。

在這些冷清的一隅,城市憾然失色。

2011年3月26日星期六

V for Vendetta 研習 (1) 兵衛

V for Vendetta (港譯《V煞》,但筆者認為此譯名實在太差,故用原名) 改篇自同名的漫畫小說(graphic novel),內容不在這裡說。此片涉入幾種政治主張,包括了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和無政府主義(anarchism),引起牽然大波。筆者對這些主張理解不深,暫不討論,待深入研究後,再作評論。

V for Vendetta已經是2006年的電影了,可能現在才討論研究實在很遲,不過我認為知識無分新舊,只要在學習過程中有所得益,遲一點也不是問題。

一句句唯美的對話

政治主張暫不談,但電影裡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可說。其一就是對話。V for Vendetta裡面的對白意味深長,演講詞句句打動人心,每一個字都充滿力量,而角色之間的對話則妙語如珠,引經據典,令人折服。

主角V的自我介紹,令我對這套電影起了興趣。
Voilà! In view, a humble vaudevillian veteran, cast vicariously as both victim and villain by the vicissitudes of fate. This visage, no mere veneer of vanity, is a vestige of the vox populi, now vacant, vanished. However, this valorous visitation of a bygone vexation stands vivified, and has vowed to vanquish these venal and virulent vermin vanguarding vice and vouchsafing the violently vicious and voracious violation of volition! The only verdict is vengeance; a vendetta held as a votive, not in vain, for the value and veracity of such shall one day vindicate the vigilant and the virtuous. Verily, this vichyssoise of verbiage veers most verbose, so let me simply add that it's my very good honour to meet you and you may call me V.
V's alliterative introductory monologue upon meeting Evey
他叫V,在這段長長的自我介紹中,當然就包含了大量V字開頭的字,雖然不是全部字都連續地由V開頭,但亦可說用了頭韻法(alliteration)。

在一段如此長的文字之中,不斷用頭韻法,已經很難,而且整段文字還是有意思的,就難上加難。

這段文字太難了,想看明白自己努力,這裡不解釋。筆者也無能為力。

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

《大地之網》延伸學習 (4) 水

這個世界的資源有限,各國都發了瘋的在搶,石油、煤、天然氣、樹木、土地,所有這些都搶,還有一樣很重要的,就是水。

每天我們扭開水龍頭,乾淨的水就源源不絕地流出,我們都不覺得它們有多珍貴。讀者試過邊刷牙,邊開著水龍頭嗎﹖可知道這樣非常浪費水﹖

或者我們知道要珍惜水,不過有些國家就是「牛皮燈籠」,它們急促發展經濟的同時,其實正在更急速地為自己掘墳墓。這也算了,你死你事,但是它們可不這樣想,它們掘的,是一個亂葬崗,拿其他人,甚至我們,來陪葬。

地球有些地方的水資源正在慢慢枯竭。

前蘇聯 鹹海

前蘇聯的鹹海不接哈薩克,南到烏茲別克。它曾是世界上第四大的湖泊。不過在2007年,它的面積已經縮小至原來的四分之一。


鹹海裡的水來自阿姆河和錫爾河,原本水量很充足。但前蘇聯將河水引到沙漠灌溉,以振興當地農業。此舉非常成功,沙漠裡長出了大量棉花,當地人稱為「白色黃金」。烏茲別克亦成為棉花的出口大國。

然而,成功背後要付出代價。河流水量大幅減少,令鹹海不斷萎縮。更分成了南北兩半。南和北分別由烏茲別克和哈薩克管理。

烏茲別克曾經年產二萬噸魚獲,但水源枯竭,魚類死亡,捕魚業於是萎靡不振。


湖水除了乾涸之外,也因為大量的蒸發產生數之不盡的鹽沙,其衍生的問題無窮。首先,起風之時,風夾雜鹽沙吹到周圍地方,令湖邊地區沙漠化。含鹽的風稱為「白風暴」,讀上去好像很美,但是親眼看過後,你一定不這麼想。「白風暴」吹向農田,帶來污染,破壞農作物。「白風暴」吹向當地人的聚居地,居民的身體人漸虛弱,患肺炎和食道癌的風險急劇上升。

湖裡的鹽沙,再加上種植棉花用的農藥流入河道,令湖水污染。這兒的居民沒有淡水沏茶,唯有用鹹水,所以喝的茶是鹹的。

2011年3月21日星期一

《大地之網》延伸學習 (3) Google Earth

《大地之網》說不上是一本絕世好書,不過它啟發了我了解世界的興趣。

還有啟發我了解Google Earth。我愛上了看衛星照片。

馬歇爾島 (Marshall Islands)

搜尋Enewetak Atoll,這真是一個美麗的環礁啊﹗看著這些衛星圖片,我就對它慘遭蹂躪而更為惋惜,我就對美國的暴利更為痛恨。
整個enewetak環礁
好眼力的話,可以看到中間的兩個圓坑,灰色的是用來
掩蓋輻射物質的cactus dome,藍色的就是核爆遺跡。
比堅尼環礁(Bikini Atoll)

2011年3月20日星期日

《大地之網》延伸學習 (2) 蘇丹

讀新高中地理的同學在學荒漠的時候,應該會知道薩赫勒地區(Sahel),薩赫勒是一個半荒漠地帶,跨越了蘇丹、乍得、尼日爾、馬里及毛里塔尼亞等地區。

然而,考試時候將這幾個國家的名字背下時,我們又有否嘗試了解這些國家的真實情況呢﹖

《大地之網》介紹蘇丹的達爾富爾地區(Darfur)。2003年的達爾富爾衝突令很多村落現在了無人煙。衝突裡面的原因極其複雜,而且是長年累積的,並非短期之內造成。

起因

此處可從多方面探討,這裡淺談幾項。

一是資源問題,薩赫勒地區降雨少而且不穩定,當地人民對管理水資源所識甚少,不斷開發地下水,令土地逐漸乾涸,可供經濟河動的地方稀少。所以在務農抑或畜牧的選擇成為主要衝突的原因。土地資源不配不均,畜牧的和務農的互相仇視。這次衝突兩方一方涉及畜牧業的Janjaweed 以及另一面的非但農民。

二是種族,蘇丹裡阿拉伯人約佔39%,而非洲人則佔61%,然而自從 1956 年獨立以來,蘇丹政府均掌握於阿拉伯人手中,他們有一種強烈的種族優越感,稱為「阿拉伯優越論」(Arab supremacism),仇視其他種族,而且想將其征服。

蘇丹亦有另外的問題——宗教,但在這次衝突並不涉入。因為衝突雙方皆有回教徒。不過現在講蘇丹,順便提提。信奉回教的蘇丹人約有70%,而其他如基督教或傳統宗教則約為30%。蘇丹落於回教徒手中,對其他宗教雖不至於迫害,但多流露出鄙視的目光。

這次種族衝突有傳涉入西方國家助長,中國與蘇丹建交,進口當地石油,是當地最大投資者,西方國家怕中國在當地勢力日漸壯大,於是鼓動武裝衝突,阻撓中國在當地的發展。不過這無實質證據,讀者宜細心判斷。

內容

衝突於2003年2月爆發。當時在蘇丹西邊的達爾富爾地區,口頭上因為不滿首都喀土木(Khartoum)偏袒阿拉伯人,在達爾富爾發起分離運動。達爾富爾一直是農民和牧民爭奪土地權的地方。反抗團體由來自 Fur 、 Masaalit 、與 Zaghawa 這三個部落組成。對抗政府軍和受政府在軍事和財政上資助的Janjaweed。

反抗團體一開始由於熟悉地形佔上方,政府軍節節敗退。但後來蘇丹的空軍進行空中偵察及轟炸村落,以及聯合janjaweed,他們有較好的武裝,以及使用焦土政策,令一個個村莊慘遭夷平,數以千計人民遭屠殺。


Janjaweed是阿拉伯人,來自蘇丹北,為遊牧民族。他們其實都極貧困,而且多有犯罪紀錄。如前述,他們鄙視農民。Janjaweed的民兵槍殺孩童、肢解平民,焚燬村莊。他們強暴婦女的時候,旁邊的阿拉伯婦女唱歌讚頌,令人髮指。這次衝突被外國觀察家形容為種族滅絕。乍得、非洲聯盟以及聯合國都從中調停。


為了逃避戰火,難民逃往鄰國乍得(Chad),居於難民營。然而,2005年,蘇丹被指攻擊乍得城鎮阿德雷(Adré),乍得宣布蘇丹為敵人,這場衝突一直延續都現在,已經演變成中非戰爭。

從達爾富爾衝突,我們可以看到

蘇丹文化冷漠的一面

達爾富爾衝突顯露了蘇丹文化的傳統和冷漠。如前述,Janjaweed民兵強暴婦女的時候,旁邊的阿拉伯婦女唱歌讚頌。這其實是公開場合的侵犯,除了從肉體上令婦女受折磨,心靈亦造成巨大的創傷,因為慘遭強姦的女性不但不會獲得同情,更會被視為不潔而遭排斥,如果加上其他婦女對強暴犯的讚頌,無疑是不斷地加深害者的心裡面的惡夢。

這不是受害者,只是一個在難民營的女孩
由此可見,阿拉伯人和非洲人之間的種族矛盾,已經將施加於彼此的罪行變得合理,甚至會覺得光榮,這不禁令人憤慨世風日下。而我鄙視和不恥蘇丹文化對被強暴婦女的冷漠和排擠,這令很多婦女走上不歸路。

中國的態度

中國是蘇丹的最大投資者,因此中國其實非常關注蘇丹,不過只是它的石油利益。有說中國在背後支持蘇丹,不過這無從稽考。然而,事實上,中國甚少批抨蘇丹政府,亦不支持聯合國維和步隊介及衝突,希望以非洲聯盟化解事件。中國亦多次在聯合國安理會制裁蘇丹的問題上投棄權票。二零零七年胡錦濤到訪蘇丹,並為能源基地剪綵。

其實中國在蘇丹的影響力非常強大,如果中國可以向蘇丹施壓,或者達爾富爾衝突不會演變成中非戰爭,平民死亡數字可以減少,然而中國只著緊自身經濟利益,以及經濟發展,對蘇丹的人道問題,始終沒有著手譴責。

蘇丹政府的獨裁者

蘇丹總統奧馬爾‧巴希爾(Omar al-Bashir)可以說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喪盡天良的獨裁者。他支持janjaweed的民兵,默許他們以強暴婦女,來對她們造成精神折磨。國際法庭發出兩次通緝令,對他提出種族滅絕罪的指控,但他於2010的蘇丹大選中獲勝,將連任總統。


《大地之網》延伸學習 (1),我們知道美國在enewetak環礁的暴行,今天,我們又再看到一個喪心病狂的人,這個連丁點良知都失去了的人,奧馬爾‧巴希爾,雖然你在地上還不用受苦,不過中國民間有句話,「等天收你」﹗

可幸的是,2011年1月9日舉行的南蘇丹獨立公投裡,98.83%有效票贊成獨立。蘇丹分裂成北、南兩面。

南蘇丹國旗

總結

或者你學地理的時候,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不過希望我們有尋根究底的精神,學每件事不要得過且過。想像一下,那個變態佬奧馬爾‧巴希爾就是希望我們每一天都面著住iPhone和iPad,玩我們的angry bird,這樣,他的惡行又有誰會知道呢﹖蘇丹的貧窮和種族滅絕又有誰會知道呢﹖《大地之網》講述的達爾富爾衝突是非常表面的,但它傳遞出一個訊息,就是我們是時候了解這個世界,了解我們身邊發生的事。



引用網站︰

Wikipedia

http://www.globalobserver.net/web/dictionary/index5.php?d_id=53

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

《大地之網》延伸學習 (1) Enewetak 環礁


讀《大地之網》(The Planet Web) 時,驚覺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是如此淺陋,於是在每讀完一小章,都搜集資料,延伸學習。

作者說到Google Earth 的開發,令我們在家可知天下事。這其實如讀書一樣,只不過讀書多以文字接觸外界,而看Google Earth 的衛星照片,是以圖像理解世界。然而,文字和圖像並不能將事物立體地呈現,惟有親眼見識,才有更深切的體會。

書中第一章是東半球,而第一個介紹的是enewetak環礁 (enewetak at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