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裡面包羅萬有,人、舖、路、車、設施、基建、高樓大廈、飛禽走獸……
城市無其不有,充滿色彩。不過,也可以一無所有,死氣沉沉,只充斥住一條條高速公路,一間間倒模的店舖,一個個匆匆來往的人。
我們看到香港裡一座座新落成的商場,裡面是一式一樣的連鎖店。大商場前是馬路,馬路如一條條刀痕,劃開了小商店。而城市人滿臉愁容,匆匆而過,對這一切好像莫不關心。
城市不斷的發展,如何剝奪了它原本的色彩和魅力呢﹖
高速公路如利刃
《大地之網》裡引用芝加哥做例子。
芝加哥確實被公路和鐵路纏繞。引用作者的句字︰「社區的生命力來自人的往來,沒有人在街上行走那就難以興旺。高速公路和鐵路線,很多時候就像是一條絕對的屏障,限制了很人的流動。」
簡而言之,就是大家都駕車搭地鐵,街上無人流,有特色的店舖就不能存活下去,城市失色。
高速公路無疑縮短了社區之間的距離,但同時卻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甚至如利刃,割斷了彼此的聯繫。以前往來兩個社區,要走很多路,看很多人,見很多事,但有了高速公路,人們待在車裡面,在公路上奔馳。除了原本在街上的商舖吃虧,人與人之間可以交流的機會也少了。
現在我們將芝加哥的例子套回香港,實在有相似之處。高速公路割斷小商店財路,減少人與人之間交流機會的情況,在連接兩個社區的地方最為顯注。以紅磡到尖沙咀做例子,如果用走的,走出了熱鬧的紅磡市區,到了紅磡灣,那裡除了一幢幢的住宅,甚麼也沒有,了無生氣。再走上天橋,是寂靜的,橋上有人在跑步,有人在看風景,但是沒有人的交流。連接兩個社區的中間,冷清得很。
在這些冷清的一隅,城市憾然失色。
2011年3月27日星期日
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
《大地之網》延伸學習 (4) 水
這個世界的資源有限,各國都發了瘋的在搶,石油、煤、天然氣、樹木、土地,所有這些都搶,還有一樣很重要的,就是水。
每天我們扭開水龍頭,乾淨的水就源源不絕地流出,我們都不覺得它們有多珍貴。讀者試過邊刷牙,邊開著水龍頭嗎﹖可知道這樣非常浪費水﹖
或者我們知道要珍惜水,不過有些國家就是「牛皮燈籠」,它們急促發展經濟的同時,其實正在更急速地為自己掘墳墓。這也算了,你死你事,但是它們可不這樣想,它們掘的,是一個亂葬崗,拿其他人,甚至我們,來陪葬。
地球有些地方的水資源正在慢慢枯竭。
前蘇聯 鹹海
前蘇聯的鹹海不接哈薩克,南到烏茲別克。它曾是世界上第四大的湖泊。不過在2007年,它的面積已經縮小至原來的四分之一。
鹹海裡的水來自阿姆河和錫爾河,原本水量很充足。但前蘇聯將河水引到沙漠灌溉,以振興當地農業。此舉非常成功,沙漠裡長出了大量棉花,當地人稱為「白色黃金」。烏茲別克亦成為棉花的出口大國。
然而,成功背後要付出代價。河流水量大幅減少,令鹹海不斷萎縮。更分成了南北兩半。南和北分別由烏茲別克和哈薩克管理。
烏茲別克曾經年產二萬噸魚獲,但水源枯竭,魚類死亡,捕魚業於是萎靡不振。
湖水除了乾涸之外,也因為大量的蒸發產生數之不盡的鹽沙,其衍生的問題無窮。首先,起風之時,風夾雜鹽沙吹到周圍地方,令湖邊地區沙漠化。含鹽的風稱為「白風暴」,讀上去好像很美,但是親眼看過後,你一定不這麼想。「白風暴」吹向農田,帶來污染,破壞農作物。「白風暴」吹向當地人的聚居地,居民的身體人漸虛弱,患肺炎和食道癌的風險急劇上升。
湖裡的鹽沙,再加上種植棉花用的農藥流入河道,令湖水污染。這兒的居民沒有淡水沏茶,唯有用鹹水,所以喝的茶是鹹的。
每天我們扭開水龍頭,乾淨的水就源源不絕地流出,我們都不覺得它們有多珍貴。讀者試過邊刷牙,邊開著水龍頭嗎﹖可知道這樣非常浪費水﹖
或者我們知道要珍惜水,不過有些國家就是「牛皮燈籠」,它們急促發展經濟的同時,其實正在更急速地為自己掘墳墓。這也算了,你死你事,但是它們可不這樣想,它們掘的,是一個亂葬崗,拿其他人,甚至我們,來陪葬。
地球有些地方的水資源正在慢慢枯竭。
前蘇聯 鹹海
前蘇聯的鹹海不接哈薩克,南到烏茲別克。它曾是世界上第四大的湖泊。不過在2007年,它的面積已經縮小至原來的四分之一。
鹹海裡的水來自阿姆河和錫爾河,原本水量很充足。但前蘇聯將河水引到沙漠灌溉,以振興當地農業。此舉非常成功,沙漠裡長出了大量棉花,當地人稱為「白色黃金」。烏茲別克亦成為棉花的出口大國。
然而,成功背後要付出代價。河流水量大幅減少,令鹹海不斷萎縮。更分成了南北兩半。南和北分別由烏茲別克和哈薩克管理。
烏茲別克曾經年產二萬噸魚獲,但水源枯竭,魚類死亡,捕魚業於是萎靡不振。
湖水除了乾涸之外,也因為大量的蒸發產生數之不盡的鹽沙,其衍生的問題無窮。首先,起風之時,風夾雜鹽沙吹到周圍地方,令湖邊地區沙漠化。含鹽的風稱為「白風暴」,讀上去好像很美,但是親眼看過後,你一定不這麼想。「白風暴」吹向農田,帶來污染,破壞農作物。「白風暴」吹向當地人的聚居地,居民的身體人漸虛弱,患肺炎和食道癌的風險急劇上升。
湖裡的鹽沙,再加上種植棉花用的農藥流入河道,令湖水污染。這兒的居民沒有淡水沏茶,唯有用鹹水,所以喝的茶是鹹的。
2011年3月21日星期一
《大地之網》延伸學習 (3) Google Earth
《大地之網》說不上是一本絕世好書,不過它啟發了我了解世界的興趣。
還有啟發我了解Google Earth。我愛上了看衛星照片。
還有啟發我了解Google Earth。我愛上了看衛星照片。
馬歇爾島 (Marshall Islands)
搜尋Enewetak Atoll,這真是一個美麗的環礁啊﹗看著這些衛星圖片,我就對它慘遭蹂躪而更為惋惜,我就對美國的暴利更為痛恨。
搜尋Enewetak Atoll,這真是一個美麗的環礁啊﹗看著這些衛星圖片,我就對它慘遭蹂躪而更為惋惜,我就對美國的暴利更為痛恨。
![]() |
整個enewetak環礁 |
![]() |
好眼力的話,可以看到中間的兩個圓坑,灰色的是用來 掩蓋輻射物質的cactus dome,藍色的就是核爆遺跡。 |
![]() |
比堅尼環礁(Bikini Atoll) |
2011年3月20日星期日
《大地之網》延伸學習 (2) 蘇丹
讀新高中地理的同學在學荒漠的時候,應該會知道薩赫勒地區(Sahel),薩赫勒是一個半荒漠地帶,跨越了蘇丹、乍得、尼日爾、馬里及毛里塔尼亞等地區。

然而,考試時候將這幾個國家的名字背下時,我們又有否嘗試了解這些國家的真實情況呢﹖
《大地之網》介紹蘇丹的達爾富爾地區(Darfur)。2003年的達爾富爾衝突令很多村落現在了無人煙。衝突裡面的原因極其複雜,而且是長年累積的,並非短期之內造成。
起因
此處可從多方面探討,這裡淺談幾項。
一是資源問題,薩赫勒地區降雨少而且不穩定,當地人民對管理水資源所識甚少,不斷開發地下水,令土地逐漸乾涸,可供經濟河動的地方稀少。所以在務農抑或畜牧的選擇成為主要衝突的原因。土地資源不配不均,畜牧的和務農的互相仇視。這次衝突兩方一方涉及畜牧業的Janjaweed 以及另一面的非但農民。
二是種族,蘇丹裡阿拉伯人約佔39%,而非洲人則佔61%,然而自從 1956 年獨立以來,蘇丹政府均掌握於阿拉伯人手中,他們有一種強烈的種族優越感,稱為「阿拉伯優越論」(Arab supremacism),仇視其他種族,而且想將其征服。
蘇丹亦有另外的問題——宗教,但在這次衝突並不涉入。因為衝突雙方皆有回教徒。不過現在講蘇丹,順便提提。信奉回教的蘇丹人約有70%,而其他如基督教或傳統宗教則約為30%。蘇丹落於回教徒手中,對其他宗教雖不至於迫害,但多流露出鄙視的目光。
這次種族衝突有傳涉入西方國家助長,中國與蘇丹建交,進口當地石油,是當地最大投資者,西方國家怕中國在當地勢力日漸壯大,於是鼓動武裝衝突,阻撓中國在當地的發展。不過這無實質證據,讀者宜細心判斷。
內容
衝突於2003年2月爆發。當時在蘇丹西邊的達爾富爾地區,口頭上因為不滿首都喀土木(Khartoum)偏袒阿拉伯人,在達爾富爾發起分離運動。達爾富爾一直是農民和牧民爭奪土地權的地方。反抗團體由來自 Fur 、 Masaalit 、與 Zaghawa 這三個部落組成。對抗政府軍和受政府在軍事和財政上資助的Janjaweed。
反抗團體一開始由於熟悉地形佔上方,政府軍節節敗退。但後來蘇丹的空軍進行空中偵察及轟炸村落,以及聯合janjaweed,他們有較好的武裝,以及使用焦土政策,令一個個村莊慘遭夷平,數以千計人民遭屠殺。
Janjaweed是阿拉伯人,來自蘇丹北,為遊牧民族。他們其實都極貧困,而且多有犯罪紀錄。如前述,他們鄙視農民。Janjaweed的民兵槍殺孩童、肢解平民,焚燬村莊。他們強暴婦女的時候,旁邊的阿拉伯婦女唱歌讚頌,令人髮指。這次衝突被外國觀察家形容為種族滅絕。乍得、非洲聯盟以及聯合國都從中調停。
為了逃避戰火,難民逃往鄰國乍得(Chad),居於難民營。然而,2005年,蘇丹被指攻擊乍得城鎮阿德雷(Adré),乍得宣布蘇丹為敵人,這場衝突一直延續都現在,已經演變成中非戰爭。
從達爾富爾衝突,我們可以看到
蘇丹文化冷漠的一面
達爾富爾衝突顯露了蘇丹文化的傳統和冷漠。如前述,Janjaweed民兵強暴婦女的時候,旁邊的阿拉伯婦女唱歌讚頌。這其實是公開場合的侵犯,除了從肉體上令婦女受折磨,心靈亦造成巨大的創傷,因為慘遭強姦的女性不但不會獲得同情,更會被視為不潔而遭排斥,如果加上其他婦女對強暴犯的讚頌,無疑是不斷地加深害者的心裡面的惡夢。
由此可見,阿拉伯人和非洲人之間的種族矛盾,已經將施加於彼此的罪行變得合理,甚至會覺得光榮,這不禁令人憤慨世風日下。而我鄙視和不恥蘇丹文化對被強暴婦女的冷漠和排擠,這令很多婦女走上不歸路。
中國的態度
中國是蘇丹的最大投資者,因此中國其實非常關注蘇丹,不過只是它的石油利益。有說中國在背後支持蘇丹,不過這無從稽考。然而,事實上,中國甚少批抨蘇丹政府,亦不支持聯合國維和步隊介及衝突,希望以非洲聯盟化解事件。中國亦多次在聯合國安理會制裁蘇丹的問題上投棄權票。二零零七年胡錦濤到訪蘇丹,並為能源基地剪綵。
其實中國在蘇丹的影響力非常強大,如果中國可以向蘇丹施壓,或者達爾富爾衝突不會演變成中非戰爭,平民死亡數字可以減少,然而中國只著緊自身經濟利益,以及經濟發展,對蘇丹的人道問題,始終沒有著手譴責。
蘇丹政府的獨裁者
蘇丹總統奧馬爾‧巴希爾(Omar al-Bashir)可以說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喪盡天良的獨裁者。他支持janjaweed的民兵,默許他們以強暴婦女,來對她們造成精神折磨。國際法庭發出兩次通緝令,對他提出種族滅絕罪的指控,但他於2010的蘇丹大選中獲勝,將連任總統。
在《大地之網》延伸學習 (1),我們知道美國在enewetak環礁的暴行,今天,我們又再看到一個喪心病狂的人,這個連丁點良知都失去了的人,奧馬爾‧巴希爾,雖然你在地上還不用受苦,不過中國民間有句話,「等天收你」﹗
可幸的是,2011年1月9日舉行的南蘇丹獨立公投裡,98.83%有效票贊成獨立。蘇丹分裂成北、南兩面。
總結
或者你學地理的時候,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不過希望我們有尋根究底的精神,學每件事不要得過且過。想像一下,那個變態佬奧馬爾‧巴希爾就是希望我們每一天都面著住iPhone和iPad,玩我們的angry bird,這樣,他的惡行又有誰會知道呢﹖蘇丹的貧窮和種族滅絕又有誰會知道呢﹖《大地之網》講述的達爾富爾衝突是非常表面的,但它傳遞出一個訊息,就是我們是時候了解這個世界,了解我們身邊發生的事。
引用網站︰
Wikipedia
http://www.globalobserver.net/web/dictionary/index5.php?d_id=53

然而,考試時候將這幾個國家的名字背下時,我們又有否嘗試了解這些國家的真實情況呢﹖
《大地之網》介紹蘇丹的達爾富爾地區(Darfur)。2003年的達爾富爾衝突令很多村落現在了無人煙。衝突裡面的原因極其複雜,而且是長年累積的,並非短期之內造成。
起因
此處可從多方面探討,這裡淺談幾項。
一是資源問題,薩赫勒地區降雨少而且不穩定,當地人民對管理水資源所識甚少,不斷開發地下水,令土地逐漸乾涸,可供經濟河動的地方稀少。所以在務農抑或畜牧的選擇成為主要衝突的原因。土地資源不配不均,畜牧的和務農的互相仇視。這次衝突兩方一方涉及畜牧業的Janjaweed 以及另一面的非但農民。
二是種族,蘇丹裡阿拉伯人約佔39%,而非洲人則佔61%,然而自從 1956 年獨立以來,蘇丹政府均掌握於阿拉伯人手中,他們有一種強烈的種族優越感,稱為「阿拉伯優越論」(Arab supremacism),仇視其他種族,而且想將其征服。
蘇丹亦有另外的問題——宗教,但在這次衝突並不涉入。因為衝突雙方皆有回教徒。不過現在講蘇丹,順便提提。信奉回教的蘇丹人約有70%,而其他如基督教或傳統宗教則約為30%。蘇丹落於回教徒手中,對其他宗教雖不至於迫害,但多流露出鄙視的目光。
這次種族衝突有傳涉入西方國家助長,中國與蘇丹建交,進口當地石油,是當地最大投資者,西方國家怕中國在當地勢力日漸壯大,於是鼓動武裝衝突,阻撓中國在當地的發展。不過這無實質證據,讀者宜細心判斷。
內容
衝突於2003年2月爆發。當時在蘇丹西邊的達爾富爾地區,口頭上因為不滿首都喀土木(Khartoum)偏袒阿拉伯人,在達爾富爾發起分離運動。達爾富爾一直是農民和牧民爭奪土地權的地方。反抗團體由來自 Fur 、 Masaalit 、與 Zaghawa 這三個部落組成。對抗政府軍和受政府在軍事和財政上資助的Janjaweed。
反抗團體一開始由於熟悉地形佔上方,政府軍節節敗退。但後來蘇丹的空軍進行空中偵察及轟炸村落,以及聯合janjaweed,他們有較好的武裝,以及使用焦土政策,令一個個村莊慘遭夷平,數以千計人民遭屠殺。
Janjaweed是阿拉伯人,來自蘇丹北,為遊牧民族。他們其實都極貧困,而且多有犯罪紀錄。如前述,他們鄙視農民。Janjaweed的民兵槍殺孩童、肢解平民,焚燬村莊。他們強暴婦女的時候,旁邊的阿拉伯婦女唱歌讚頌,令人髮指。這次衝突被外國觀察家形容為種族滅絕。乍得、非洲聯盟以及聯合國都從中調停。
為了逃避戰火,難民逃往鄰國乍得(Chad),居於難民營。然而,2005年,蘇丹被指攻擊乍得城鎮阿德雷(Adré),乍得宣布蘇丹為敵人,這場衝突一直延續都現在,已經演變成中非戰爭。
從達爾富爾衝突,我們可以看到
蘇丹文化冷漠的一面
達爾富爾衝突顯露了蘇丹文化的傳統和冷漠。如前述,Janjaweed民兵強暴婦女的時候,旁邊的阿拉伯婦女唱歌讚頌。這其實是公開場合的侵犯,除了從肉體上令婦女受折磨,心靈亦造成巨大的創傷,因為慘遭強姦的女性不但不會獲得同情,更會被視為不潔而遭排斥,如果加上其他婦女對強暴犯的讚頌,無疑是不斷地加深害者的心裡面的惡夢。
![]() |
這不是受害者,只是一個在難民營的女孩 |
中國的態度
中國是蘇丹的最大投資者,因此中國其實非常關注蘇丹,不過只是它的石油利益。有說中國在背後支持蘇丹,不過這無從稽考。然而,事實上,中國甚少批抨蘇丹政府,亦不支持聯合國維和步隊介及衝突,希望以非洲聯盟化解事件。中國亦多次在聯合國安理會制裁蘇丹的問題上投棄權票。二零零七年胡錦濤到訪蘇丹,並為能源基地剪綵。
其實中國在蘇丹的影響力非常強大,如果中國可以向蘇丹施壓,或者達爾富爾衝突不會演變成中非戰爭,平民死亡數字可以減少,然而中國只著緊自身經濟利益,以及經濟發展,對蘇丹的人道問題,始終沒有著手譴責。
蘇丹政府的獨裁者
蘇丹總統奧馬爾‧巴希爾(Omar al-Bashir)可以說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喪盡天良的獨裁者。他支持janjaweed的民兵,默許他們以強暴婦女,來對她們造成精神折磨。國際法庭發出兩次通緝令,對他提出種族滅絕罪的指控,但他於2010的蘇丹大選中獲勝,將連任總統。
在《大地之網》延伸學習 (1),我們知道美國在enewetak環礁的暴行,今天,我們又再看到一個喪心病狂的人,這個連丁點良知都失去了的人,奧馬爾‧巴希爾,雖然你在地上還不用受苦,不過中國民間有句話,「等天收你」﹗
可幸的是,2011年1月9日舉行的南蘇丹獨立公投裡,98.83%有效票贊成獨立。蘇丹分裂成北、南兩面。
![]() |
南蘇丹國旗 |
總結
或者你學地理的時候,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不過希望我們有尋根究底的精神,學每件事不要得過且過。想像一下,那個變態佬奧馬爾‧巴希爾就是希望我們每一天都面著住iPhone和iPad,玩我們的angry bird,這樣,他的惡行又有誰會知道呢﹖蘇丹的貧窮和種族滅絕又有誰會知道呢﹖《大地之網》講述的達爾富爾衝突是非常表面的,但它傳遞出一個訊息,就是我們是時候了解這個世界,了解我們身邊發生的事。
引用網站︰
Wikipedia
http://www.globalobserver.net/web/dictionary/index5.php?d_id=53
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
《大地之網》延伸學習 (1) Enewetak 環礁
作者說到Google Earth 的開發,令我們在家可知天下事。這其實如讀書一樣,只不過讀書多以文字接觸外界,而看Google Earth 的衛星照片,是以圖像理解世界。然而,文字和圖像並不能將事物立體地呈現,惟有親眼見識,才有更深切的體會。
書中第一章是東半球,而第一個介紹的是enewetak環礁 (enewetak atoll)。
訂閱:
文章 (Atom)